隨著“雙碳”目標持續推進,2025年5月國務院印發《2024-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》,明確要求通過技術升級優化工業領域化石能源消費結構,推動重點行業低碳化改造。該方案提出,到2025年完成“十四五”節能降碳約束性目標,包括單位GDP能耗下降13.5%、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%等,為閥門行業向高效、節能方向轉型提供政策支撐。
同期,工業與信息化部聯合多部門發布《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升指南(試行)》,強調通過智能化、高端化路徑提升產業鏈韌性,推動閥門等基礎工業品的技術標準升級6。此舉將加速國產閥門在核電、氫能等尖端領域的應用突破。
?重大工程與技術亮點?
?核電領域里程碑?
“華龍一號”海外首臺機組(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K-2機組)于2025年5月通過最終驗收,標志著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實現國際突破。相關配套閥門的耐高溫、耐高壓性能通過嚴苛測試,為后續核電閥門技術輸出奠定基礎。
?儲氣庫能源利用創新?
中國石油華北油田蘇橋儲氣庫投運全球單機功率最大(3兆瓦)的天然氣壓差發電機組,該技術可有效回收儲氣庫壓力能,推動天然氣產業鏈綠色化進程。
?新材料研發進展?
行業針對極端工況需求,重點攻關耐硫化氫腐蝕、抗氫脆等材料技術,部分產品壽命已達國際同類產品的2倍,助推國產閥門在石化、氫能等領域替代進口。